泌乳素是一种多肽激素,也叫催乳素(PRL),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ng/ml。
PRL及其受体在垂体外组织也有广泛分布。 PRL 的分泌受下丘脑PRF 与 PIF 的双重调节,前者促进 PRL 分泌,而后者则抑制其分泌。除PRF,TRH、VIP、甘丙肽等都具有促进PRL分泌的作用, 雌激素可通过刺激PRL 细胞增殖和基因表达等环节影响PRL 释放。而甲状腺激素则可抑制 PRL基因表达。
泌乳素最早于1928年在牛垂体前叶中发现,1970年从人垂体腺中分离出人泌乳素,1971年Friesen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出人血中的泌乳素。
泌乳素是由位于腺垂体后侧位的泌乳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由19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含3个二硫键的单链蛋白,具有一个由4个反向平行的α螺旋构成的结构。泌乳素还可在人体多个器官生成,不同类型产泌乳素细胞均表达泌乳素受体,泌乳素受体在许多组织中表达,其中肝脏、乳腺、肾上腺和下丘脑的表达最多。受体的表达受循环血中泌乳素和类固醇激素的影响。人的泌乳素cDNA由914个核苷酸组成,包含1个由681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7个氨基酸的泌乳素激素原,去除1个含28个氨基酸的单肽后,即成为人类成熟的泌乳素。
生理功能
泌乳素有300多种不同的生物功能,其作用形式有两种:循环激素和细胞因子。泌乳素的功能是通过与位于质膜和一些组织中的特定高度亲和性受体相结合而引发的。泌乳素与其受体结合形成三聚体导致泌乳素被激活,泌乳素受体激活后,通过两种信号分子家族,即(JAK2)和信号传递与转录激活因子家族(STAT)的信号转导作用,将信息传入细胞核,引起目标基因(如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转录和表达,从而发挥其泌乳、性腺发育、调节免疫等功能。
泌乳素具有促使乳腺分泌乳汁的生理活性。正常情况下,哺乳期的妇女大量分泌泌乳素,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在哺乳动物,泌乳素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为一种细胞因子来调节乳腺发育、促进乳汁生成、发动和维持泌乳。在妊娠期,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浓度过高,与泌乳素竞争乳腺细胞受体,抑制泌乳素的泌乳作用。而分娩后,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浓度降低,泌乳素发挥启动和维持泌乳作用。但如果各种因素导致人体血清中泌乳素值病理性升高时,会出现异常泌乳的现象,临床上称为溢乳症。
泌乳素对人体内分泌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影响性腺的功能。小剂量的泌乳素对女性卵巢雌激素、孕激素的合成起促进作用,正常水平的泌乳素对维持黄体功能是必需的。对男性而言,在睾酮存在下,泌乳素能促进前列腺及精囊腺的生长,还可增强促黄体素对间质细胞的作用,使睾酮合成增加。然而,大量的泌乳素分泌则有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非泌乳期的女性,高泌乳素水平会干扰性腺的功能。若泌乳素水平过高时,下丘脑水平会减弱黄体生成素的脉冲性分泌,抑制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正反馈作用,从而阻碍排卵前黄体生成素高峰的发生,影响排卵;同时高泌乳素能抑制颗粒细胞合成孕酮,使孕酮分泌减少,出现性功能障碍、溢乳、闭经与不育等症状。
研究发现,泌乳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调节作用。泌乳素可以作为促分裂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凋亡诱导作用来保护淋巴细胞,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来杀灭致病的微生物,还可以增加包括IgG、IgM在内的抗体的形成,从而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淋巴细胞本身能够合成和分泌泌乳素,通过与分布在淋巴细胞膜上的泌乳素受体相结合,激活跨膜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核基因的转录,实现对免疫的调节。泌乳素也可通过协同其他细胞因子或激素以促进辅助性T细胞增生、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活化B细胞增生、产生抗体。泌乳素的这些作用都通过免疫细胞上的泌乳素受体的表达来实现,而泌乳素受体在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膜上广泛表达。此外,泌乳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一样,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液中含量会升高,可见泌乳素会参与人体的应激反应 。
泌乳素的正常参考范围如下:
男 < 20 μg/L;女卵泡期 < 23 μg/L;黄体期5.0 ~ 40.0 μg/L;妊娠前3个月 < 80 μg/L;妊娠中3个月<160 μg/L;妊娠末3个月< 400 μg/L(双抗体放射免疫法) 。
WHO报道PRL的参考区间如下:
11岁以下女性(527.00 ± 15.89) mU/L;男性(404.00 ± 15.28) mU/L。青春期女性(436.00 ± 3.76) mU/L;男性(392.00 ± 29.91) mU/L:成年期女卯泡期(366.80 ± 48.9) mU/L;排卵期(687.00 ± 269.60) mU/L;黄体期449.00 ± 69.80 mU/L。